#金馬55 速評 n°1
《#地球最後的夜晚》Long Day’s Journey Into Night — 在畢贛的奇幻世界中醉生夢死
一部了不起的藝術成就,華語片可以做到這樣的電影格局我覺得實在不簡單,完全獨樹一格、令人沈醉其中。畢贛的上一部作品《路邊野餐》,就展現了導演的野心及長鏡頭功力,但仍稍嫌過於炫技。然而,在《地球最後的夜晚》中,後段長達一個多小時的 3D 一鏡到底,非但不令人出戲,反而在整個敘事架構中,完美地融入了他想要講的概念。於是,電影中途戴上 3D 眼鏡的舉動,以及完全不一樣質感的視覺刺激,就成了說故事不可或缺的一環,拉近了創作者與欣賞者的距離、擦去了第四牆、溶化了銀幕的隔閡、讓觀眾「主動」參與敘事的塑造。透過生理去帶動心理的 bottom-up 觀影經驗,令人拍案叫絕。
而故事以懸疑開場、夢境結束,虛實之間逐漸模糊,看著看著不知道何時已經墜入了夢的魅惑之中。故事中有著形象立體的角色、有著觸手可及的戀慕,但是卻又帶著一種魔幻寫實的矛盾感,美豔而荒蕪的虛幻泡影。
這是一部看完後會立刻想再仔細看一遍細細推敲的電影,埋了好多層,等待你去挖掘。李鴻其一幕吃蘋果的戲就比《幸福城市》還精彩、黃覺與湯唯更是帶著魔性的魅力。畢贛的鏡頭太美,特別是各種「水」及「倒影」的應用,信手拈來就是一幅可以當作桌布的構圖。Steadycam 的操作也令人讚嘆,一小時的長鏡頭沈穩而堅定,謹慎又大膽地將我們完全拐進了虛實交雜的幻境之中。聲音設計與混音也是層層交疊,完全體會何謂全浸式的觀影體驗。
畢贛的才氣縱橫令人激賞,甚至妒忌。他精彩地捕捉了回憶與夢境的漂浮感,但缺點卻也是因為它的撲朔迷離、漂浮遊蕩,或許離一般日常還是有些距離。這樣的藝術電影確實是有些門檻,但就算不完全看懂(應該大部分的人看完都是似懂非懂、懵懵懂懂),仍然會被他純然的美給打動。
打個分數:4.5/5